把大乳房变小,在整形外科上叫作乳房缩小整形术,主要包括三个墓本操作:
(1)升高乳头、乳晕;
(2)切除腺体;
(3)缩小皮肤外套。
乳房缩小术和乳房固定术虽然是两个基本不同的手术,但不同点只在于腺体的切除上,因此可以合并为一种手术来叙述。
假设有一堆沙子,要想减少它的体积,很容易,只要拿掉一部分,它仍然是原来的圆锥形。可是如果把乳房切掉一部分,就很难回复原来的圆锥形,何况还要考虑乳头和乳晕呢里所以,尽管人们设计出许多缩小乳房的方法,但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是最完善的。
今天,最常用的乳房缩小法是以当代20位外科医生的名字命名的,并以过去文献上的原理为基础。
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(公元前460~370年)的著作早已描述过用烧灼法切除乳房,但它在尔后的20个世纪中却没有得到较大发展。直至本世纪初,乳房切除缩小术才开始有很大发展。
过去,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乳头、乳晕复合体的处理上,各种手术方法的改进也以此为基础。乳头不但能保持乳房的外形,更重要的是它非常敏感,受到异性刺激时能勃起,妇女们一般不愿意丧失它。’施行缩小手术时,必须保护乳头乳晕的活力,这势必影响到不能大量切除腺体,因此达不到缩小的目的。如果把乳头乳晕随腺体一并切下,取除乳头内脂肪,进行游离移植,虽能存活,但它却失掉灵敏感觉。因此,游离移植只是在为特大乳房施行缩小术时才被迫使用。手术时既能保证乳头、乳晕的血运,又能保证切除一定数众的腺体这个问题,直到1960年才得真正解决。德国有个外科医生,在保存内乳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的基础上,设计出一个水平方向的“吊桶柄”状的真皮瓣,即左右真皮瓣,乳头乳晕通过这个双蒂瓣来向上移位,从而允许切除较大范困的乳腺。
此后又有个美国医生.他把这个水平方向的“吊桶柄”状真皮瓣改变成垂直方向,从而避免左右真皮瓣内出现张力过大、术后乳房呈盒状等缺点。在后来的几年中,又有人把双蒂扮改成单蒂瓣,蒂可在上方,也可在下方,使手术更趋完善。
至于腺体的切除问题,因为乳腺增生的主要部位是乳房的外、内侧和乳房深面,切除应尽可能地包括这些部位。
如果矫正增长后引起下垂,应在切除腺体后抬起和固定下面基底的真皮蒂,这点比切除下垂乳房的多余皮肤还重要。
最后是对皮肤封套的处理。在左右和垂直真皮蒂的方法中,皮肤与腺体并不分离,而是随着腺体一并切除,因此关键在于术前设计。设计时用做奶罩的模型,制成布型后贴在乳房上做好标记。这样做,术后缝合的外形就是正常的乳房外形,而且刀痕正好隐藏在乳房下面的皱折上和乳头垂直向下的垂线上,不会轻易被别人发现。